|
癌細胞入侵時,身體或發出4個信號,若你有,及時進行相關篩查看到病情診斷書上寫的疾病名稱時,有哪些會讓你瞬間崩潰,想到死亡? 估計大家腦海中立刻會蹦出兩個字:癌癥! 沒錯,癌癥在我國的確是一種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,每年我國因癌走向死亡的患者達到了近300萬。 看似冰冷的數字背后,是無數家庭因癌致貧、因癌陰陽相隔的悲劇。但是,癌癥真的就無法治療、患者只能等死嗎?錯! 早期發現,并積極開始治療,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,甚至是有希望實現臨床治愈,五年內生存率相對較高。 但遺憾的是,由于癌癥初期癥狀較為隱匿、與其他普通慢性病較為相似,所以并沒有引起患者重視,以至于絕大部分癌癥患者確診之時,病情就進入了晚期階段。 所以,了解癌癥進展期的癥狀很有必要,若近期身體突然出現以下幾個異常,當心就是癌癥來報道的信號: 1、消化道異常:腹腔內最大的系統就是消化和吸收系統,它涉及到的器官包括了腸胃、胰腺、肝臟等等。 而且,人體內絕大部分重要器官,都集中在了腹腔之內。因此,當內臟器官發生癌變之后,患者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異常,比如食欲下降、消化不良、飯后惡心嘔吐、厭油等等。 如果近期莫名有這些癥狀出現,且在服用藥物后沒有緩解,癥狀持續2周以上,這就可能與癌變有關; 2、疼痛癥狀:和其他不典型癥狀比起來,疼痛是癌癥最為典型、最容易出現的信號之一。 不同部位的癌變,所造成的疼痛區域和癥狀輕重都不相同。比如胃癌表現為中上腹痛、肝癌表現為右上腹痛、肺癌表現為胸痛、腸癌下腹部疼痛等等。 在初期,疼痛多是不定時的隱隱作痛、鈍痛或刺痛,之后逐漸發展為持續性疼痛、疼痛程度越來越深。 同時,受到了癌癥壓迫、侵犯和轉移的影響,痛感還會向著其他區域放射; 3、出血癥狀:癌癥造成的出血可分為三大部分,第一為癌組織潰爛和壞死,第二癌組織侵犯間質內血管,第三為器官穿孔。 在臨床看來,內臟器官癌變都可合并出血癥狀,比如肺癌表現為了痰中帶血或咯血,消化道癌則表現為了嘔血、黑便或混合樣血便、女性生殖器官癌變則會有接觸性出血、不規則出血,而泌尿系統癌變則表現為了血便。 一旦患者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,甚至是會因失血過多休克、死亡! 4、體重下降:近期明明沒有刻意的節食減肥,但身體卻變得越來越瘦,同時還出現了長期乏力、疲勞等癥狀,食欲也變得越來越差,這就需要警惕惡性腫瘤。 因為癌癥本身就是一種具有消耗性質的疾病,癌細胞越是發展,造成的營養消耗就會越大,再加上消化系統運轉被破壞的影響,所以患者會變得越來越瘦,甚至是瘦到皮包骨的狀態 癌變的表現多種多樣,不同器官、不同病理類型、不同患者表現出的癥狀、輕重與否都存在差異。 因此,在臨床看來,只要身體出現長期、持續性或反復發作的不適,且自己也沒有找到原因時,及時就醫進行相關篩查很有必要。 |